本网讯(记者 黄蜀锦)8月11日下午,众多传统文化爱好者端坐中华经典传习所·六盘水市图书馆“国学经典课堂”,聆听贵州师范大学文学博士生导师、中国训诂学研究会理事刘思文教授带来的《老子》系列讲座——《从经典文本看老子觉悟人生智慧》(如图)。
“通常情况下,不建议人们在30岁以前读《老子》,因为容易消极。事实上,具备一定的人生阅历以后,再读《老子》,则更容易治内耗、解焦虑,因为道家主张道法自然、贵柔守雌、无为而治。”课程伊始,刘思文教授开宗明义,阐明老庄学派的核心思想,并就老子的样貌、姓名、出函谷关被神化等史书章节进行考证释义,通过呈现全国各地为老子塑像的照片进行形象展示,阐述了“聃”字的象形,以及老庄与孔孟的渊源。
《老子》又称《道德经》,作为我国古代道家学派的重要经典,其蕴含的哲学思想和智慧影响深远。讲座中,刘思文教授首先从道家的哲学思想入手,深入剖析了“道”这一概念。他指出,“道”乃宇宙万物的本源和最高法则,无形无象却又包容一切、贯穿始终。理解“道”的内涵,对于我们更好地认知世界、把握人生具有重要意义。他强调,修身养性是道家哲学的核心,主张顺应自然,保持内心的平静与安宁。在生活中,我们应学会放下欲望,减少私欲,以实现内心的和谐与安宁。他提出,在快节奏的当下社会,我们需学会运用道家思想调整心态,保持内心的平静,从而达到身心和谐、生活幸福的目的。
凌女士是“国学经典课堂”的忠实听众,几乎是期期不落。她自从关注六盘水市图书馆公众号以后,对“国学经典课堂”一次上瘾,因课程准备充分、讲师含金量高、课程内容优质,于是每一期活动都一定会留出时间来参加。
“国学是流淌在中国人血液里的文化基因,是中华民族精神家园的根与魂,它蕴含着深邃的哲学思想、伦理道德、文学艺术和历史智慧,是华夏儿女共同的精神财富。经、史、子、集如同一条奔腾不息的文化长河,滋养了中华文明五千年。顺应自然,追求内心的平和与自由是当代人快节奏生活下的逻辑自洽,我们需要千年智慧的滋养,而非当下盲目内耗。”凌女士说。
《从经典文本看老子觉悟人生智慧》系刘思文教授根据多年研习整理,为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,坚定文化自信,让广大群众广泛了解国学知识,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,提高道德水准、文化素养和精神生活水平而准备的讲义,因课程内容深入浅出、讲授方式平易近人,引得在场听众掌声不断、互动连连。
“国学经典课堂”此前已成功分三期举办了《周易》系列讲座,深受大家喜爱。《老子》系列讲座分两期进行,8月25日刘思文教授将再次带来精彩授课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