□本网记者
市委八届五次全会锚定2035年地区生产总值达到3000亿元的奋斗目标,明确以擦亮“三都”名片、凝聚“三气”发展、走好“三条路子”的务实举措,闯出一条具有六盘水特色的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之路,为实现经济兴、百姓富、生态美的多彩贵州新未来提供了基本遵循和实现路径。六枝特区将按照全会的部署要求,围绕“四新”主攻“四化”,一门心思抓高质量发展,奋力推动高质量发展不断取得新的更大成效,以一域之发展为中国式现代化幸福六盘水实践的全局助力添彩。
持续抓好风险防范。坚持系统观念、底线思维,把风险意识融入想问题、作决策、办事情的全过程各方面,对标对表省、市关于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的安排部署,围绕安全生产、煤矿安全、政府债务、网络舆情等14个方面开展专项行动,深查细处各类暴露的、隐藏的风险隐患问题,认真开展分析研判,精准制定整改措施,台账式、清单化推进化解,切实推动风险始终可控、隐患动态清零,实现本质安全。
持续抓好工业强区。坚持把工业强区作为落实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的基础支撑,以补齐建强“六大产业链条”为抓手,奋力实现工业大突破。坚持促进煤炭产能产量“双提升”和盘活闲置煤炭资源两手抓、两促进,用足用好增量配电政策优势,加快推进六枝循环流化床燃煤电厂等项目建设,持续做强“煤—电”产业链。以磷酸铁锂项目建设为龙头,引进有技术、有资金、有市场的优强企业,链条式推进锂、硅资源综合开发利用,加快形成锂电、硅基原材料产业聚集区,不断延伸“煤—电—锂(硅)”产业链。抢抓美锦六枝“煤—焦—氢”综合利用示范项目被纳入省规划的煤焦化项目建设等契机,重点打造煤焦油、粗苯及焦炉煤气精深加工三个产业集群,加快构建“煤—焦—氢”产业链。充分利用福能(贵州)电厂余热资源,持续推进无水染整及废旧纤维降解示范工厂项目,逐步形成集“化纤、纺纱、织布、无水染整、服装加工”一体纺织化纤产业集群,推动形成“煤—电—化”产业链。以福能(贵州)电厂和六矿瑞安水泥厂为龙头,强力推进电厂副产品固废综合利用及煤矸石资源化利用,打造新型建材产业集群,补齐建强“煤—电—材”产业链。坚持狠抓原材料补链、提标扩能强链、精深加工延链,推动农特产品精深加工,同步加快中药材种植、收购、加工、流通、销售全链条发展,全面打造“特色食品+康养医疗”产业基地,做优做强“农特产品精深加工及中医药”产业链。
持续抓好民生保障。坚持为民造福就是最大政绩,牢记“在乡村振兴上开新局”的重大使命,以评估考核“两好两上升”和“三增长两双百一提升”为目标,以“十大专项行动”为抓手,坚决克服厌战情绪、懈怠心理、“翻篇”思想,紧盯国家考核评估反馈、省市督查通报以及区级蹲点督查指出的问题不放手,持续对资金项目、防止返贫动态监测、脱贫人口增收、基础信息、“3+1”保障等开展举一反三的大起底、大查摆,深入细致地发现问题、解决问题,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。同步聚焦就业、教育、医疗、养老等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,加快推进幼有善育、学有优教、劳有厚得、病有良医、老有颐养、住有宜居、弱有众扶,努力让民生答卷更有“温度”、更有“质感”。